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晋灵公不君 教案3
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晋灵公不君 教案3第3页

 (4)"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麑贼之。"

 (5)"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6)"嗾夫獒焉"。即不听赵盾等大臣的劝谏,反而屡次想杀掉赵盾,甚至不惜动用猛犬。

说明晋灵公贪婪、荒唐、残暴,完全不行君道。

厚敛雕墙、虐杀宰夫、患谏贼臣、嗾夫獒焉完全不行君道。

2、.赵盾作为"古之良大夫",哪些事情体现?

赵盾作为"古之良大夫",从以下事情上可以看出来:

(1)"盛服将朝","坐而假寐","不忘恭敬"。

(2) "宣子骤谏"看到晋灵公随意杀人,非常忧心。多次劝谏晋灵公,希望晋灵公有所悔改,成为一个好的君主。

(3)"见灵辙饿""食之"" 为之箪食与肉"体贴下情。看到灵辄饿病了,就给他吃的;听说他要省下食物给家人,就给他家人也准备了一份丰盛的食品。

(4)虽然"为法受恶",但充分尊重史官的记载。

  作者选取非常典型的材料,形象可感地给我们塑造了不君的国王和忠直的大夫。那除了这两个人物外还有哪三个人物,虽着墨不多却同样光彩照人令人过目不忘。

  鉏麑:忠肝义胆,舍身取义。

  提弥明:机敏勇敢,尽忠竭智

  灵辙:知恩图报,孝敬

  哪个人物描写你最欣赏。说说理由。

例如:鉏麑共只出现一次,不到一百字,把鉏麑置于不忠、不信的两难的境地,生动逼真地刻画了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节。舍身取义,触怀而死,撼动人心。这一细节描写尤为成功。

  《左传》高超的叙事艺术,你体会到了吗?总结一下。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语言简练精当。

情节跌宕多姿。

例如:因宣子骤谏,晋灵公欲除之而后快,几度把赵盾置于死地。故事情节跌宕多姿。实在是扣人心悬啊。

从选材的角度看:材料丰富,剪裁得当主旨表现力强;

(四)现代眼光审视其思想文化内涵。

1、《晋灵公不君》中体现了怎样的儒家思想?如何理解赵盾的"为法受恶"?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惠、臣忠、父慈子孝、

君行君道。君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弃之不用。

国君要仁政爱民,轻徭薄赋,养民惠民藏富于民。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要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国君对臣子进谏,从谏如流,应虚己纳之,要象唐太宗那样,每见人来奏事,必假颜色,但思正人匡谏,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

这也是儒家的 "礼"制。

晋灵公厚敛雕墙虐杀宰夫患谏贼臣嗾夫獒焉完全不行君道。我们现在觉得:多行不义必自毙。罪有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