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晋灵公不君 教案3
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晋灵公不君 教案3第2页

  2.'公患之,使鉏麑(chú nń)贼之' 。患:厌恶。贼之:杀赵盾。这里的'之'代赵盾。

  3.'提弥明死之'中'死之'的解释?

   提示:死之:为之死,即为赵盾而死。

  4.'赵盾弑其君'中'弑'的解释?

   提示:弑,古代下杀上,如臣杀君,子杀父,都叫弑。

  老师:表现作者的情感倾向是褒还是贬

  学生:贬。

  老师:是责怪赵盾。意思是应对晋灵公之死承担责任。

一字一褒贬。这就是"春秋笔法"。指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是直笔,还是曲笔?

  (二)老师:齐读第一段,概括本段主要内容

  主要交代晋灵公不君的事实。

  里面有一个非常有生命力的句子。找出来。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找一个同学读第二段。

  其中有个句子要注意

  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翻译一下。看理解没有。

  另找同学概括主要意思。

  主要交代晋灵公派鉏麑杀赵盾。

  结果如何?

  触槐而死!

  找同学读第三段。

  出现一人物。谁?结果如何?为谁而死?

  大家齐读最后两段。

  那俩句子对你内心触动很大。

  看理解没有?翻译一下。说说你的理解。

  曰: "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

  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我们知道对于文化经典我们需要从三个层面学习。

  文言字词要懂,能够试着对其文学性做鉴赏。对文化散文我们还要探究其思想文化内涵,要学着用现代眼光审视它。

  我们来鉴赏其叙事艺术。

  (三)叙事艺术。

1.从全文来看,课文是怎样表现晋灵公"不君"的?凸显怎样的性格特点?

(1)"厚敛以雕墙",即向人民征收了很重的赋税来装饰宫墙。

(2)"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即从高台上射弹,看大臣们如何躲避弹丸,以此取乐。

(3)"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即厨师蒸熊掌没蒸熟,晋灵公就把他给杀了。杀了以后,还让女人拿着畚箕走过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