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项羽之死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项羽之死 学案第2页

  一代代传承下去,帝王时代总被更替,而司马迁作为一个洞穿历史的巨人却成了一座千古不倒的丰碑永远矗立在历史的大舞台上,比泰山更永垂不朽!

  

  修 身

  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赏读: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赏读:蓬草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自然变黑。比喻好人处在坏的环境里,也会逐渐变坏。

  3.养心莫善于寡欲。

  --《孟子·尽心下》

  赏读:饱食伤胃,欲多伤心。修养思想,培养高尚的情操,最好的办法是减少私欲。

  知识卡片

  1.作家作品

司马迁(公元前145-约公元前87),字子长,一说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编撰的《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长达3 000多年的历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司马迁一生只写了《史记》。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馆长一职)。早年司马迁在故乡过着贫苦的生活。汉武帝元朔二年,司马迁从夏阳迁居长安,从孔安国学《尚书》,从董仲舒学《春秋》。随后他继承父业为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在主持历法修改工作的同时,正式动笔写《太史公书》。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他因为"李陵事件",为投降匈奴的李陵求情,直言触怒了汉武帝,遂遭受宫刑。在狱中司马迁发愤图强,继续编写《史记》。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于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记》。约公元前87年,司马迁逝世,终年5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