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第2页

《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片段训练(3课时)达成会认10个字,会写14个字,通过精略结合,采用对比阅读的方式,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围绕"我是这样做的"进行写话片段训练。落实"思想方法"的情感目标。 口语交际(1课时)。会背园地中的4句八字成语,了解《刻舟求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深刻感知"单元主题"的表达方法,为习作做好铺垫。

主题写作(4课时)以"童话"为主题的习作训练。

   第一部分《矛和盾的集合》

      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的道理。

课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1-4段)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第二部(第5段)讲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军,大显神威。第三部分(第6段)由坦克的发明引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一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知识能力:

会写14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理解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 1.多媒体课件

2.跨越式多媒体拓展阅读资源 初读课文,识字,拓展课文背景知识,理清《矛和盾的集合》的框架,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 ①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吗?

2. ②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开口,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出示课题,齐读:矛和盾的集合。

二、借助平台,自学生字

1、出示学习要求。

2、学生自学生字。

三、检测识字

1、出示词语,学生接龙领读词语,理解词语。

  2、出示生字,开火车读字组词。

3、交流记字方法。

4、出示带有相关生字的句子,检测读句子。

四、指导写字

1、自由读字,观察生字的结构及重点笔画。

2、指导写字:战 退

三、朗读感悟、理清脉络

 1.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同桌间互相说说读了这课文知道了些什么?

 2.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3、指导学生完成概念图。

4、反馈概念图。

四、再读课文,把握重点。

1、课文中有一个句子就非常概括地写出了矛、盾、坦克三者之间的关系,快速默读课文,用﹏﹏划出有关句子。

2、交流,出示: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1) 指名读。

 (2)能给"合二为一"换一个词吗?(集合)带进句子来读读这句话。

 (3)读了这句话,你最想知道什么?(预设:矛和盾是怎样合二为一,变成坦克的?(坦克是怎样大显神威的?)

五、拓展阅读

93页--96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