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学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学案第2页

  ③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三、斯大林时期的经济

  1.确立

  (1)途径

  ①经过____________和农业集体化。

  ②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③取消新经济政策。

  (2)时间:20世纪________年代中期。

  2.特点

  (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______________。

  (2)实行________________的经济管理体制。

  (3)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________________。

  (4)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管理经济。

  3.评价

  (1)积极作用

  ①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________________,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②1937年,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

  (2)消极影响

  ①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阻碍了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②二战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这种体制,因此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把大中企业全都收归国有

  B.余粮征集制是征集农民手中的一切粮食

  C.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D.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

  2.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冬妮娅和她的丈夫乘坐的列车因缺少燃料,被迫停在铁路工地附近。工地负责人表示,工地可以提供木材作为燃料,但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的义务劳动。它反映出该国当时实行的经济政策的内容是(  )

  A.按劳分配

  B.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

  C.推行以工代赈

  D.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3.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

  A.余粮征集制 B.企业国有政策

  C.取消自由贸易 D.强制劳动制度

知识点二 新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