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二首 游园不值》教案(第二课时)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二首 游园不值》教案(第二课时)第2页

  3、抓字眼,明诗意

  (1)初读感悟

  a.那么诗人在这不遇中又遇见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诗。(播放录音)

   认真听,注意读的节奏

  b.我们来读一读。(师领读,生跟读)再读(生齐读)

  (2)明诗意

  跟着诗人在游园的路上,我们遇见了有(苍苔)有(柴扉)还有(红杏)

  ○1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a. 那么谁来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应:大概,可能。 怜:爱惜,怜惜。 屐齿:古人穿的木底鞋,底下有两个齿支撑 印:这里当踩踏讲。 苍苔:青苔,生长在阴湿的地方。(可能是园主怜惜这青苔,怕我的木底鞋踩坏了吧)

  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柴门,将木头棒子用绳子穿起来做的门。

  那这一句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我们一起来说说(诗人轻轻地敲门,敲了好长的时间,没有人答应,也没有人过来开门。)

  b.在这两句里,诗人用了一个字来表达了他的情感,是哪一个字?(怜)

  体现在哪些地方,在对这两句中诗人怜惜什么?(印苍苔、小扣柴扉)

  所谓"惜花之人不折花",诗人透过这青苔感受到了春的气息,产生了怜惜之情,爱护之意,体现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指名读)

  c.我们再来看看这苍苔(出示图片)

  那么你看到这苍苔是什么样的感觉?(指名答)

  同学仔细观察,这青苔,看起来很小,不起眼,却泛着浓浓的绿意,它告诉我们春天来了,真美啊!(板书)

  带着这样的感觉,我们来读读这一句(指名读、齐读)

  d.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中提到的柴扉,刚才我们说柴扉的意思是?那是这样的门吗?(出示课件),看了这样的门,你能用一个才来形容一下吗?(柴门,简陋、简单)b.那诗人是怎样的敲的?这样吗?怎样的?用诗中的词来形容就是"小扣",这也能体现出诗人的怜爱之心。(谁来读读)

想想平常你们进教室时,如果门锁住了,你是怎么敲的呢?(注重礼节,懂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