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4.1.2《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学案(旧人教版必修2)
政治:4.1.2《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学案(旧人教版必修2)第2页

  紧密,国际社会正成业务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国安全问题解决得好可能惠及别国,反之,则可能殃及他国,国家安全在一事实上程度上显现出"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以下选项中与上述特点无关的哲道理是:( )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D.事物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之中

  2、( 2007江苏)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财政、科技项目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有些地方逐步脱贫致富,但少数地区仍未走出困境。这个现象说明

  A、对内因与外因的作用不能一概而论 B、外因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起作用

  C、内因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变化的根据 D、外因有时也能起决定作用

[注] 本题考查学生对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准确理解。外因对于事物的发展不仅是不可缺少的,有时甚至还会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但外因的作用再大,也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可见,内因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变化的根据。

  3、(08全国二卷.39)阅读分析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国,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缅公路运到中国。威廉•凯宁在《飞越驼峰》一书中指出:"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驼峰航线。3年中,中、美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5)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维护国家独立的正义战争。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结合材料和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威廉•凯宁"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这句话所表达的观点。(10分)  

  答:中国人民坚持抗战是战争朝胜利转化的内因,包括"驼峰航线"的开辟等在内的国际支持,是促使战局尽快实现转化的外因(2分)。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威廉•凯宁强调战争物资供应对于中国坚持抗日战争的重要性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国,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中国人民的坚持抗战(5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改善了中国抗日武装的物资供应,有利于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促进中国战局的积极转化(3分)。

  内外因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方法论: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 既要看到内因, 又要看到外因, 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错误倾向: 一是忽视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影响, 二是否认内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