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精品《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精品《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教学设计第5页

课时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建立猜想、验证猜想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中,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 学 准 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互 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引入

1、 准备题

1元 =( )角=( )分

在下面( )里填适当的小数。

3角 =( )元 30分=( )元

100毫米=( )米

0.4里面有( )个0.1

0.40里面有( )个0.01

2、引入:今天继续研究小数。

二、体验发现,理解性质

1、出示例4:

指名读题,分组讨论。

师:0.3元=0.30元 为什么?

学生: 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0.3是3个0.1,也就是30个0.01,0.30也是30个0.01,所以0.3=0.30。

师:这两个相等的小数,小数部分有什么不同?

提问:小数部分末尾的0添上或去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小数变了,小数的大小没有变。

2、完成例5:先看图填一填,再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

(1) 学生自主填空。

(2) 交流自己的看法,并阐明观点。

(3) 汇报自己的结果。

由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得到0.1=0.10=0.100。

(4)观察例4、例5的比较结果,你有发现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

     师 生 互 动 二次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