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第5页

段)

    四年后科利亚在离屋门口十步远的地方没找到木匣,经过思考,在离屋门口五步远的地方找到木匣。

第三段:(第十三自然段)

    科利亚明白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在一天天长大,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

  (五)讲读课文第一段

   1.请同学分节读课文第一段。全班思考:

    (1)科利亚和妈妈是什么时候、怎样把东西埋起来的?

    (2)他们为什么要把东西埋起来?

   2.讨论思考题。

    (1)课文哪一自然段写出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课文第三自然段写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3)思考:科利亚怎么埋的木匣?妈妈又是怎么埋木箱的?

     (科利亚从屋门口开始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坑挖好了,他把一个木匣放在里面,匣子放好后,盖上土,用脚踩了踩,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妈妈从家门口起量了三十步,埋下箱子。)

    (4)课文为什么把科利亚埋木匣写得那么具体?

     (一是说明科利亚为了免得让敌人发现,所以埋木匣非常仔细、认真。二是为后面科利亚第一次找不到箱子时,排除被敌人拿走的可能性埋下伏笔。)

   3.学生质疑。

    学生可能提出:(课文写科利亚木匣里装的什么跟埋匣子有什么关系?前面已经写了"他从屋门口开始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为什么又要写出"科利亚只会数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木匣子"?)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算算科利亚埋木匣时是几岁?五岁。因为年龄埋下的是自己心爱的玩具。只会数到十所以他数到十步就埋下木匣子。)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课文分几段?各段写什么内容?

   2.科利亚怎样埋木匣的?(什么时间埋的?怎么埋的?在哪里埋的?)

  (二)讲读课文二、三两段

   1.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

    (1)科利亚和他妈妈什么时候挖出埋藏的东西?从埋东西到挖东西这中间经过多长时间?

    (2)妈妈怎样挖箱子的?结果呢?

    (3)科利亚第一次怎么挖匣子的?结果怎样?

    (4)科利亚又是经过怎样的思考,一下子挖出木匣子?

   2.讨论思考题。

    (1)讨论思考题①

      四年以后,他们开始挖埋在地下的东西。理解"差不多"的意思是:将近、大约。

    (2)讨论思考题②

引读:

      妈妈是怎么挖箱子的?学生接读:"妈妈从家门口朝菜园走了三十步,很快就挖出了箱子。"

    (3)妈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如果当初把箱子随便埋了,现在就不好找了。由于当初妈妈计算好步子后才埋下箱子,现在一下子就找到箱子了。这说明算术确实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