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第3页

五)"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从他的事迹和诗句中你认为他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学生交流明确:淡泊名利,抵抗侵略,维护祖国领土主权爱国主义精神。

六)比较戚继光抗倭和岳飞抗金。

3、拒绝大海 --"冲突篇"(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一)明朝中后期不仅受到倭寇的骚扰,还受到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请听歌曲《七子之歌》,情景导入。

二)简要回答:侵略澳门的时间和经过及回归祖国的时间。

4、梳理知识结构。(见板书)

5、接纳大海 --"反思篇"(学生自由交流)

思考:明朝时期对外关系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

①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才能在外交中占据主动权,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对外开放,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友好关系,经济往来。

③国家落后,国力衰退,就会遭受侵略。

④维护国家的主权,抗击外来侵略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与义务等。

三、 课堂总结

  回眸先人,凝视历史。我们依稀可以想见郑和下西洋时的云帆高张,可以想见戚家军沿海抗倭时的金戈铁马。我们向郑和致敬,致敬历史的荣耀、致敬文明的交融。今天,当我们再次面对海洋,面对世界时,温家宝总理曾掷地有声地告诉世界:中国穷时铮铮铁骨,发达时永不称霸。在新时期的历史之旅中,在谋求民族复兴的征途上,我们将坚定地扮演一个开放、和平、奋斗的使者。

四、 拥抱大海--"挑战篇"(学生自由交流)

畅想历史--《纽约时报》发表了长篇专文探讨郑和航海,再次提出问题:如果中国持续发展了郑和时代的开放政策和航海探险,那么,今天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五、 课堂练习

1.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时间是( )

  A .1565年 B.1553年  C.1555年 D.1554年

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

A.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B.炫耀明朝的强大

  C.换回西洋各国的珠宝、香料、药材 D.推销本国的丝绸和青花瓷

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A 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B 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 榜葛剌和红海沿岸

4、浙江有戚家村,温岭有继光路,这里纪念的英雄的历史功绩是( )

  A 收复台湾 B 抗击倭寇 C 抗击沙俄 D 出使西域

5."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是谁的诗句( )

  A.岳飞   B.韩世忠 C.俞大猷 D.戚继光

6.明朝之所以能出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根本原因是( )

  A.航海技术先进 B.郑和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C.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D.全体船员的共同努力

六、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