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优质课《第四单元:比例》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优质课《第四单元:比例》教案教学设计第3页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明确方法:先要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

  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交流写出的比,强调要把写出的比化简。

  3.揭示比例尺的意义以及求比例尺的方法。

  谈话:像刚才写出的两个比,都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提问:这张长方形草坪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启发:可以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三、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实际意义,认识线段比例尺

  1.提问:我们知道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0,也可以写成1/1000。1:1000的意思是图上1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000厘米的距离,也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0,还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倍。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指出: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最简单整数比。像1:1000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数值比例尺。

  请说出以下地图中数值比例尺的实际意义:(单项训练:P49页练一练)

  先说说每幅图中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同样长的实际距离在哪幅图中画得长?

  哪幅图中1厘米的图上距离表示的实际距离长?

  教学线段比例尺:

  出示下图:你能找到下面两幅图中的比例尺在哪里?

  你能说出比例尺是多少吗?

  

  比例尺1:1000还可以用下面这样的形式来表示。

   0 10 20 30米

  进一步指出:像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线段比例尺。

  提问:从这个线段比例尺来看,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多少米?图上的2厘米、3厘米分别表示实际距离多少米?这与1:1000的含义相同吗?

你能说出下面地图的比例尺的实际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