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案2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案2第2页

  教学重点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教学难点

  对董仲舒"独尊儒术"思想的含义和实质的理解。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互动式讲述法进行,同时结合提问、史料图片阅读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应注意结合本节课的人物图片、相关资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同时注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史料的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导入新课

  学生回顾探讨:要求学生能得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投影1)和"思想异同"。(投影2)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孔子       孟子       荀子

  图表1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孔子 孟子 荀子 同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异 "人性论" 性相近 性善论 性恶论   图表2

  目的:回顾旧知识,形成儒家思想的发展体系。

引出对秦朝、西汉儒家思想发展的探讨,即儒学自诞生到西汉期间发展演变轨迹(投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