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教案教学设计
精品《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教案教学设计第2页

 让学生仔细观察挂图,读图中人物的对话。

提问:你能从图中看懂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在挂图下出示"两辆车上一共坐了多少人"的数学问题,学生连起来读挂图中的对话和下面的问题。

读完后提问:同学们读了题以后,知道这个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吗?

  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再同桌讨论,然后进行小组交流,最后指名说说想法,达成共识。

  板书列式:45+31=

  提问:你们能不能借助自己的学具(小棒、算珠)或者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计算。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里交流,最后推选代表汇报结果。板书:

想:40+30=70

5+1=6

70+6=76

  谈话: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刚才你们用小棒计算时,把4捆和3捆合在一起,把5根和1根合在一起;用计数器计算时,40和30都拨在十位上,5和1都拨在个位上。有的同学心中想的算法是先算40+30,再算5+1。想想,这些算法的相同点是什么?

  讲述:在计算加法时,必须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这样的算式,除了用同学们刚才提到的几种方法计算以外,还可以用竖式计算:

板书:

      十 个

      4 5

+3 1

  提问:同学们能从这个竖式中看出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

  谈话: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想一想,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

  学生试算,指名板演。

  然后针对学生试算情况,让学生说说计算顺序,对于先加个位上的数或先加十位上的数,都予以肯定。(要求先从个位算起。)

2、教学"试一试"

  教师板书:67-34=

  谈话:根据我们刚才学习的用竖式计算加法的方法,你能用竖式计算这题减法吗?

  学生试算,然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最后请一名学生板演。

3、归纳笔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