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学案
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学案第3页

       ②对中国:新中国借鉴逐渐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课内探究案】

【探究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根本原因是什么? 苏俄是否找到过渡的正确途径?

不是,超越生产力水平,新经济政策

2. 材料一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

⑴依据材料说明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局部利用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

材料二 1921年,新经济政策通过后,有共产国际里的革命者尖叫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列宁作出了很好的回答:"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的恢复资本主义,尤其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 。"

--《全球通史》

⑵当时的"退一步""进两步"分别指?这样会不会改变苏俄的社会性质?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局部恢复资本主义 促进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向社会主义过渡 不会,因为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大企业仍国家所有 利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探究二】斯大林体制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

材料二: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该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