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学案第2页

  的辩论艺术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无一不给后人以启迪,给后人以震撼。

  这是一个满怀智慧、为民呼号的孟子。生于乱世之中,却背着"民贵君轻"的行囊,积极奔走于游说之路上,不是为了个人的功名利禄,也不是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只是为那些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的百姓们争得一份"衣帛食肉"的权利和一片安静祥和的土地。他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生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矢志不渝。他岂能不知人心险恶,自己的主张会招来杀身之祸,但是孟子认为大丈夫正义在胸,便能无所畏惧,锋芒毕露;为了道义,即便被杀头也在所不惜,因为这崇高的理想给他带来的是一种生命的洗礼,如同凤凰涅槃般的浴火重生。

  这是一个秉持忧患、心怀天下的孟子。在这一战乱频繁,强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年代,他长途跋涉,奔走于列国之间;真诚而执着。他主张仁政,反对暴力治国,倡导以德服人,他反对统治者对庶民的剥削,反对国与国和家与家的战争。但是那成王败寇的时代有谁会听从他的意见呢?在多次碰壁之后,他发现自己的理想不会实现了,于是便退而求其次,把自己的满腔抱负与才华刻在竹简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人皆可以为尧舜"。20多年的游说生涯,他不辞劳苦,凝结成精华,他为后人留下《孟子》这一传世之作,也为后人留下了经久的感动。

  这是一个才学渊博、文采飞扬的孟子。一篇篇优美的文章,一句句经典的话语,无不彰显了孟子敏锐的论辩艺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那些精彩的比喻,那些缜密的构思,那些精炼的语句,构成了孟子作品特别的气象。孟子的作品堪称中华五千年来文明宝库中的一枝奇葩!

穿越时间的长河,他依然被人敬仰,两千多年亦不曾改变。纵观历史的长廊,到处闪耀着他思想智慧的光芒。这就是孟子,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