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三《我不是个好儿子》学案
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三《我不是个好儿子》学案第3页

等,曾多次获文学大奖。其中,《秦腔》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本文通过对几件小事的记叙,刻画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和儿子因无以报答母亲而倍感惭愧、内疚的情感。

[探究--精研文本]

[整体·感知]

  本文用平实的语言叙说了母亲的一些生活琐事,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赞美了她"老实、本分、善良、勤劳"的传统美德,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意和不能尽孝的惭愧、内疚之情。

[文脉·梳理]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答案】 ①只能寄钱以求心安理得 ②惭愧和内疚

[文本·深读]

■自主探究·················································································

一、阅读文章第2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作者在第2段中写道:"现在有人讥讽我有农民的品性,我并不羞耻,我就是农民的儿子。"作者为什么不感到羞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面对外界的嘲讽,作者坦然处之,以是"农民的儿子"自豪,表现了作者朴实真诚的品性与人格追求。

二、阅读文章第3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2.母亲笑着骂"为糖而来,得糖而去"的孩子后,会"呆呆地发半天愣",这一细节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