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三《我不是个好儿子》学案
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三《我不是个好儿子》学案第2页

2.理解辨析

(1)委曲·委屈

两者读音相近,都可作形容词,意思侧重点不同。

"委曲"①形容词,指曲调、道路、河流等曲折;②名词,事情的经过,底细。

"委屈"①形容词,是指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心里难过;②动词,让人受到委屈。

(2)埋怨·抱怨

两者都是动词,都有"不满和责怪"的意思。

"埋怨"表示责怪,语义较轻,其对象可以是他人,也可以是自己。

"抱怨"表示怨恨,语义较重,对象只能是他人。

3.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点词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国人最痛恨插队,等自己插队时却往往心安理得。可见,整个社会文明素质的提高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

(2)每到年底,总有一个纠结的话题让人为之牵肠挂肚--年终奖。(  )

(3)在菜博会上亮相的冬瓜树再次让人们有口皆碑。(  )

(4)"协理宁国府"时,王熙凤果然不负众望,事无巨细,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妥帖得体,表现出非凡的治家本领。(  )

(5)在许多城市,"打车难"成了常态,给百姓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对此,市民和的哥都倍感委屈。(  )

(6)现在中国有一个现象,毕业生出了校门后不抱怨自己没有真才实学,而只责怪用人机构没有伯乐。(  )

【答案】 (1)√ (2)√ (3)× "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赞。多用于人。此处使用对象错误。(4)√ (5)√

(6)× "抱怨"的对象只能是他人,不能是自己。

[常识·速览]

中国当代文坛的"鬼才"--贾平凹

简介 贾平凹,当代著名作家,陕西作协主席。他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

作品风格 贾平凹的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自然。

主要作品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商州》《浮躁》《废都》《白夜》《秦腔》《古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