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四《我不是个好儿子》教案6
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四《我不是个好儿子》教案6第3页

的潜流,母亲从不示于他人,包括自己的儿子。作者在写到这些反思时,满怀愧疚之情,"觉悟了做儿子的不是"。

交流探究三:学生自行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阐述交流。

四、仿写文本,升华生活体验

1.向同桌讲述你亲历的亲情故事。

2.以"我不是个好(儿子或女儿)"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质朴为文,抒发真情实感。

五、积累链接,拓展学习资源

1.积累赞美亲情母爱类名言。

2.推荐阅读毕淑敏的《孝心无价》、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全文)、季羡林的《赋得永久的悔》。

【简明阐释】

该教学设计,将"细读"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通过引导学生涵泳品悟语言,感受朴素深沉的母爱以及儿子的感恩愧疚之情。设计中列出的细节品读示例,仅为预设参考,鼓励学生仁智各见,围绕妙点,积极领悟表述。这一环节是具体解读文本内容的过程,是课堂的重头戏,要集中攻坚力量,打好"巷战",切忌浮光掠影。另外,抛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以期让学生提出更多更有价值的问题,毕竟教学的实质不是告诉与灌输,而是唤醒与点燃。"仿写文本"环节,若在课上实施,可进行片段训练;若时间不充裕,可布置为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