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间词话》十则 教案3
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间词话》十则 教案3第3页

的一部作品,在被读者接受的时候,真个读者可以有很多的自由想象、联想,而作者不一定有这个意思,"作者未必有此意,读者何妨有此想","作者心中未必然,读者心中未必不然"。西方文学理论称之为Potential effect。王国维有关三种境界的理论,是西方文论与传统词学的结合。(尼采认为通向智慧的三阶段:合群时期--崇敬、顺从、仿效随便哪一个比自己强的人;沙漠时期--崇敬之心破碎,自由精神茁壮成长,一无牵挂,重估一切价值;创造时期--在否定的基础上重新肯定,这种"肯定"不是出于""我"之上的某个权威,而仅仅是处于我自己,我就是命运。顺从--怀疑--创造,即肯定--否定--再肯定)我们可以先对"境界"作这样的解释:它是精神个体的发展所达到的程度;或者就是指人的心灵这个多方面内在联系着的、发展着的能力和经验的统一体本身。人生有三种境界,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必须经历三种境界。很多人将之理解为它不只是做诗的境界、做学问的境界,也是生活的境界、事业的境界、人生的境界。

三种境界的诠释,可以说,王国维"断章"断得准,"取义"取得巧,"牵强"牵得好,"附会"附得妙。

那么作为一部美学论著,它为我们昭示了那些理念,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第三、品评《人间词话》,了解王国维主要美学观点

1、境界的含义

标举境界说,认为前人之兴趣神韵说,"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有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1】这是总论,对五代北宋的词评价很高,其标准即有境界。词以境界为最高审美标准。那么,什么是境界呢?

王国维所标举的"境界"乃是指真切鲜明地表现出来的情境交融的艺术形象。侧重于从作者的感受、作品的表现的角度上来强调"真感情、真景物"。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6】 境不仅指景物,也是心的感情,景与情构成文学的两个基本原素,而这两者又是互相联系的,这是客观与主观对立统一的关系。《人间词话》中所标举的"境界",其含义应该乃是说,凡作者能把自己所感知之"境界",在作品中作鲜明真切的表现,使读者也可以同样得到鲜明真切之感受者,如此才是"有境界"的作品。 "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宋元戏曲史》)"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