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原创《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教学设计
免费下载原创《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教学设计第2页



环节二

阅读教材,观察思考。(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1、展示兔子的图片,提问:你会怎样描述这只兔子?

2、.指导学生完成观察思考,描述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

3、展示相关图片,学生判断性状与相对性状。。

4、比较自己与父母性状间的差异,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亲子间有的的性状相同,有些性状不同?性状有什么决定?为什么克隆牛形状一模一样?说明性状有什么决定?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能自由讨论和发言,提示学生:这一疑问将在后面的学习中得到解决。 1、学生从小兔子儿歌中描述兔子的一些性状。

2、阅读教材,观察图片,尝试归纳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

3、举出相对性状的例子,学会辨别。。

4、交流自己和父母在眼皮等形状上的差异,深入思考。

听别人的解释与说明,判断其他学生的解释是否正确、合理和充分。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 课堂练习:

1、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就叫________。

2、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叫做______________。

3、同一性状的不同的表现形式称为_____ ________ _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描述的是_______现象。

5、一龙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描述的是________现象。

6、下列是一对相对性状的是:( )

A. 豌豆的圆粒和高茎 B. 圆圆的O型血和芳芳的A型血

C.兔的白毛和鸡的单冠 D. 白萝卜个大,胡萝卜个小

7、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豌豆的圆粒和皱粒 B.人的身高和体重

   C.人的肤色有黄色和黑色 D.番茄的红果和黄果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