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第五章问题研究-北京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第五章问题研究-北京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第2页

1.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私家车和其他快速交通工具得以迅速普及。 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范围的扩大,人们出行半径也越来越大,自行车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

3.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影响了原有的自行车的生存土壤。

4.费时费力、速度慢、负重少,与其替代性交通工具相比,自行车劣势明显。

介绍中国21世纪以来的汽车增长状况,并列举了北京从2012-2016年以来机动车的数据增长量,引出一个现象--北京已成因中国最大的"堵城"。

探究2:结合资料,想一想北京市现阶段出现交通拥堵的可能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回答)

在小组讨论分别给出答案后,教师加以评价与小结其可能原因。

归纳小结:私人小汽车呈爆发式增长态势;人口、就业迁移导致机动化交通增长;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单一,轨道建设滞后于机动化发展进程;道路网体系和功能不完善;公交线路及站点设置存在问题;停车设施供应严重短缺;道路施工加剧了交通拥堵;交通管理上还存在不科学、不到位的地方;自行车和行人过多,并且不遵守交通规则等。

过渡:针对上述原因谈一谈如何解决城市拥堵问题?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小结:

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明确道路分工;合理规划停车场;减少出行距离;错开出行高峰;加大城市道路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交通管理;重视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提倡绿色的出行方式。

教师强调:发展公共交通对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意义。

过度:展示小黄车的图片,列举公共自行车在我国迅速推广的数据,并以北京一现象为例:北京正在大力推进自行车道路配备工程建设,并且交通管理部门正在设法提高自行车在日常交通出行中的比例。

探究3:结合你收集的材料,推断北京交通管理部门支持公共自行车推广的可能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回答)

在小组讨论分别给出答案后,教师加以点评并小结:自行车可作为公共交通方式的重要补充形式,缓解交通压力;减少燃料消耗,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缓解大气污染,改善大气质量;

过度:全国很多城市都有,那么我们自己的城市--铜陵是否也有公共自行车?

答:有过

追问:那你骑过吗?--"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