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2页

  大多数同学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少数同学还读过这部小说,看来,大家对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并不陌生(板书课题:三顾茅庐),指名朗读课题,齐读。

  (洛克说:"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时机是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这样的学习才会最有效,最主动。一上课,教师通过统计学生看电视剧《三国演义》,读小说《三国演义》的情况来了解他们对将要学习的课文的背景资料的掌握情况,也明确了本课学习内容,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无负担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一)自主研读

  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等会儿告诉大家自学过程中读懂的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课堂上,教师摒弃繁琐的说教,还学生学习的主人地位,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后畅谈阅读体会、收获。)

  (二)研讨题意

  1."三顾茅庐"中的"顾"是什么意思?"茅庐"呢?

  2."三"指的是刘备他们拜访诸葛亮一共去了三次,还是特指第三次?为什么?

  3.作为课题来讲,"三顾茅庐"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4.作为成语来讲,"三顾茅庐"又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从课文题目入手,引导学生理解,一方面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深入学习的积极性,一方面确保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三)理解词语,了解大意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2.分组出示词语,引导读正确。

  第一组:蜿蜒起伏 疏疏朗朗 清澈见底 青翠欲滴 秀丽宜人

  A这组词语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吗?

  B这是描写哪里的景色?哪一种景象你见过?(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积累理解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C练习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中描写隆中景色的句子。

  第二组:诚心诚意 恭恭敬敬

  这组词语说的是谁?你在什么时候有恭恭敬敬的表现或者你看见过别人恭恭敬敬的样子吗?

  第三组:群雄纷争 茅塞顿开 三分天下

  你能根据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了解来说说这些词的意思吗?

(通过联系生活积累谈自己对词语的理解,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的活动中,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开启他们情感的闸门。这样,对课文中的词语的理解就深刻、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