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 《 苏幕遮》 导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 《 苏幕遮》 导学案第2页

  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祖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可以说此词是他的绝命词。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的确,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国事"的亡国之君没什么好说的,可是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

  【学习过程】

  一、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首先请大家自由诵读,诵读时注意

  ①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注意轻重、读出感情;

  ②理解诗歌内涵、理解作者感情、走进作者内心。

  在诵读的基础上共同明确词本的词眼及感情基调(B级)

  二、合作探究,小组展示

  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明确:它的确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改变,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将在词人的心里改变颜色。原来锦衣玉食,在如花宫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伤,这样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结束才好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的是什么?或者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B级)。

  明确:不仅指以前的富贵生活,锦衣玉食、后宫佳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更是对欢乐、自由的向往,对尊严的期盼,对生存安全感的需要。

  3、讨论: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明确: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月指的是秋天的月,春花与秋月本应是人间的良辰美景,然而诗人的一声叹息,让所有的思绪都跌入了无尽的悲伤中。这里的月表现了今非昔比,物是人非的悲伤。故国已经不再,江山易主,李后主望月的心情已经变了,巨大的悲痛通过一声"何时了"表达出来。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中"月如钩"也是诗人所见的景象,一弯残月照着李后主的孤寂的身影,表达的是李后主一种思念,缅怀过去的悲痛心情。如今只能独自一人赏这残月,引起后主无限的遐想回忆,勾起了他的怀念、眷恋。

"月亮"这个意象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