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 《 苏幕遮》 导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 《 苏幕遮》 导学案第3页

  4、从全词来看,哪个字最能直接表现词人的感情?这种感情从何而来?请结合词句回答。

  明确:"愁"。往事、故国、改,三处是重点。

  5、品味欣赏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的最后一句话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写愁?写出了愁的哪些特点?

  明确:江水奔腾流淌,一泻千里,如愁思之多;江水不舍昼夜,长流不息,无穷无尽,如愁思的绵长。本句采用夸张、比喻的手法,把无形的愁思赋予在有形的流水上,有深度,有力度,有不顾一切的感情冲动,大胆抒发了亡国之恨。

  三、课堂小结

  李煜只是李煜,一个文诌诌的词人罢了。不是勾践,勾践他亡过国,但他能"卧薪尝胆",能够"三千越甲可吞吴",最终成就复国大业。而在治国上一筹莫展的李煜面对故国,只能是悲从中来,伤心怀旧,最终死于自己心爱的词。而李煜的成功,恰恰也是从他做亡国奴的那天开始的,可以说,是亡国的代价,造就了一位可追唐诗的伟大词家。他的成功,在于他的作品里的凄丽愁绪依然笼罩着千年以后的我们,我想他在饮下宋太祖赐的牵机药时,心里肯定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悲哀,一是为帝王的悲哀,二是为诗人的悲哀。有人说,政治是艺术的天敌,的确,太感性、太重视自己的内心的人是不适合做领导的。当我们的目光越过千年,看着李煜忧郁的脸,我们会觉得李煜如果不当皇帝,放歌于山林之间,相信一定是陶令一流的谪仙。

  五、当堂检测

  背诵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