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桥》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桥》教案第5页

  师:组织全班交流。你认为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师总结:老汉用自己和儿子的生命换来了一百多号村民的生命,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共产党员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他是真正的共产党员!(板书:舍己为人)

  5. 师:齐读后四个自然段,思考:你读懂什么了?(课件15)

  师:这是一种悲,这是一种痛!这是一种骄傲!共产党员的骄傲!这座用血肉凝注的生命桥书写着"为人民服务"的故事,他震撼着千千万万颗心!也震撼了我们的心,

  (五) 全课小结

  学习课文之后,你有哪些收获?可以从思想内容上谈,也可以从表达方法上谈。

(六)作业布置

小练笔。 写下自己学习本课的收获。

八.板书设计

老汉 :沉着镇定 不徇私情 舍己为人

九.教学反思

  《桥》这篇课文讲的是一天黎明,一个工地突遭洪水侵袭,100多人无路可逃,都疯了似的向一座木桥拥去,情况十分危急。而老汉──一位即将退休的党支部书记却站在桥头沉着冷静地指挥人们有秩序地逃生,最后他和自己的儿子被洪水夺去了生命。故事非常感人。

  这篇文章的情感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从老汉的语言、动作、神态中,感受到老汉在危险面前沉着冷静、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和宽大的胸襟。而实际上,学生由始至终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没有被文中的人物打动,也没有被我的激情感染。想想自己的教学设计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应该没什么问题,但为什么偏偏出了这么大的问题呢?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答案。原因在于不管是从年龄、视野还是经历的角度考虑,文章中所描述的真人真事离学生的生活太遥远了,虽然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到许多优秀人物的英雄事迹,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学生根本没有见过这样的人,他们缺少这样的生活体验,因此,从内心上来讲,他们对这类人与事并不认同。所以,在学习《桥》这篇文章时,学生对于文本内容充满怀疑,他们的情感是苍白的,以挖掘语言文字来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在他们看来只是一种弄虚作假的形式,所以他们报着一种游戏的态度冷眼旁观,嘻皮笑脸、心不在焉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

那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状呢?我是这样想的:首先从学生所处的社会大环境来看,随着社会经济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