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二单元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案1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二单元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案1第3页

  情景、问题合作探究、总结升华提高三个环节。在史料教学上,关键是有效地整合教材与筛选史料,虚拟了李四这个核心人物,将其命运沉浮与近代中国变革紧密结合,既超越了教材,又落实了课标。在创设历史情景的过程中,虚拟了李四这个人物,但在设计中尽量避免不够严谨的嫌疑,灵活地运用各种情景,更容易亲近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6.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张PPT 导入新课】

教师解读标题,呈现课标的要求,进而导入新课。

教师叙述:从标题上,需要注意两个问题:本课的近代中国(鸦片战争之后-辛亥革命之前),经济结构的变动包括两方面(旧的解体、新的启动),旧指的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新指的是以机械化生产为标志的中国近代化开始启动,包括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教师导入:19世纪是一个激流涌动的世纪。这一时期的中国正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资本主义暖湿气流滚滚前行,遭遇到中国封建势力的强冷空气,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一场场暴风雨在中国大地上纷至沓来。那么,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设计说明: 把学生熟知的地理知识用动态演示的方式展示出来,加之文字的叙述,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提醒学生注意本课的重难点,才能保证在课堂的问题探究中更具针对性,同时呈现出大的时代背景,为李四的出场做好铺垫。

幻灯片展示:李四的人生经历

教师叙述:今天我们有幸认知这样一个人物,现在我们一起看看他的人生简历。

设计说明:为后面李四的几次人生变动做好铺垫,让授课的内容更加紧凑。

抛出问题:

教师叙述:首先,来看看李的第一次人生变动。带着问题看材料,更具有针对性,迅速抓住材料的有效信息,解决问题。(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