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2页

    (1)读生字。

    (2)读词语。

  四、练读课文。

    过渡:刚才这些生字,小朋友读得很准确。学了这几个生字以后,你能把课文读得更好吗?

    1.学生先自由读,同桌互相听。

    2.指名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来。

  五、写字指导。

    过渡:请大家翻开《习字册》,观察一下,怎样在田字格里把下面几个字写得漂亮呢?

    (大屏幕出示生字:婆绿邻居)

   1.分析字形。

   2.范写。

   3.学生描红。

   4.评价交流。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简评:

  这是洪老师在前黄片新课程观摩研讨会上执教的一堂课。洪老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思想作了精心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有两个方面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思想:一是在识字教学的时候,把字、词、句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识字和语言的表达能力,突出了学习的综合性;二是引导学生读题、审题,自己确定学习的目标,组织学生讨论,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徐伟健)

5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二上)

设计理念:

  教师要善于沟通字形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以课文内容与要求为依托,才能确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在上课过程中根据教与学的实际,调整教学方法,最终提高识字效率。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就是识字和阅读教学的结合,在理解基础中,教师恰如其分地运用各种方法分析汉字,使汉字教学在阅读的语言情景中获得生命。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把一篇课文中要求认音、形、义集中在一起解决,难度大,效果差,因此,我们对怎样既落实识字,又不忽视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