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爷爷的压岁钱》教案
教科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爷爷的压岁钱》教案第2页

1. 学们细细读课文。  

2.学生自主读书,教师巡视检查。

3.反馈交流:在读书的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问题预设:

(1)   (2)   (3)   (4)      

(三)、精读文本--感悟"压岁钱"

板块一:7岁那年

从课文的描写中,你感受到那个年代是个怎样的年代?教师相机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

小结:爷爷叫我给鸡喂米其实是想告诉我--农家零用钱来之不易。是鸡使我们的生活好了一点点,鸡是我们的希望。

有感情地朗读爷爷说的话。

板块二:10岁那年

爷爷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压岁钱在什么地方,而要叫我去量,去扒呢?这又让你想到了什么?

出示课件,学生读。小结:是土地让我们有了菜,有了五谷杂粮,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我们要靠土地、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去生存。

板块三:12岁那年

爷爷说的话是理解全文的重点。采用自读感悟的方法,借助文章第7自然段的描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读懂爷爷"想说又未说出的话"。采用"批注"既是学习方法的渗透,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回读文本一深化"压岁钱"。

学生再读爷爷说的话。这一句句温暖人心的话,无不倾注着爷爷对我的爱。那么,爷爷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来?(--这就是爷爷的良苦用心。)

小结: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爷爷借助压岁钱寄托的良苦用心。他用自己特别的方式向自己的孙子诠释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用自己对人生的领悟来启迪他的孙子--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