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苏教版《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学设计教案
免费下载苏教版《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学设计教案第3页

前面曾经说过,本单元的认数教学从最小的五位数到最大的十二位数,是很大的跨越。其间要形成七个计数单位,建立七个相应的数位。即使教材努力联系现实教学大数,计数单位和数位仍然是相当抽象的知识。其间要认、读、写各种情况的大数,应用并发展原有的读、写数的知识与经验。从有利于学生学习大数出发,本单元的前四道例题作了十分细致的安排:先教学亿以内的数,再教学亿以上的数;亿以内的数中,先教学整万数,后教学若干个万与若干个一组成的数;亿以上的数中,先教学整亿数,后教学若干个亿与若干个万组成的数。

例1教学整万数的知识,分两段进行。第一段通过一万一万地数数,得出10个一万是十万;十万十万地数数,得出10个十万是一百万;一百万一百万地数数,得出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陆续形成万级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并把这些计数单位表示到计数器上面,建立相应的数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第二段把六十一万、一百六十二万、一千三百四十三万三个数表示到算盘上,体会万级上的数表示若干个万,并把万以内数的读写经验迁移到万级的数上。把61个万组成的数读作六十一万,写成610000;把162个万组成的数读作一百六十二万,写成1620000;把1343个万组成的数读作一千三百四十三万,写成13430000。

学生在第一学段,经历了10个一是1个十、10个十是1个百、10个百是1个千、10个千是1个万等认识过程,初步体验了10个较小的计数单位应换成1个较大的计数单位,这些经验可以用于建立更大的计数单位。所以,例1对学生说"我们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再接着数下去......"一边在计数器上拨数珠,一边数数。数满10个一万,建立"十万"的概念;数满10个十万,建立"一百万"的概念;数满10个一百万,建立"一千万"的概念。教学十万、百万、千万这三个计数单位应该注意两点:一是上面所说的,在计数器上拨珠、数数、建立新的计数单位,突出"10个较小单位换成1个较大单位",加强对十进制计数法的体验。二是把"万--十万--百万--千万"与"一--十--百--千"相对应,依次记忆万级的计数单位。

算盘是我国传统的计算工具,在历史上曾经起过十分了不起的作用,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一个标志,是中国人计算能力的表现。虽然计算器已经代替了算盘,人们不大需要使用算盘来计算了,但中国人应该知道算盘,应该知道我国曾经的辉煌历史。况且,算盘与计数器一样,都可以作为帮助认数的工具,而且算盘的"一粒上珠表示五",比计数器的"一颗珠表示一"更加快捷。所以,教科书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生应该认识算盘,会在算盘上表示整数,不进行四则计算),在算盘上教学整万数的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