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第四单元:比例》教案教学设计免费下载
六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第四单元:比例》教案教学设计免费下载第4页

教案内容: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P45 练习十的第5-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掌握解比例的书写格式。

  设计理念:在本课时的设计中,引导学生根据按比例放大图形,把相关数据组成比例,用未知数X来表示比例中的未知项,列出比例式。

  在解比例的教学设计上,重点利用旧知的迁移,通过学生主动探索新知与旧知的联系,在比较分析中,把握规律,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练习引入

  1、小练笔: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5:4 =( ):12

  4:( )=( ):6

  2、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怎样填空的?

  3、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

  学生回顾比例的基本性质

  二、探索新知

  出示例5,前面我们学习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李明把照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后长是13.5厘米,你能求他的宽吗?

  (1)读题审题,理解题意

  老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提问:怎样理解"把照片按比例放大"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放大前后的相关线段的长度是可以组成比例

  (2)引导分析,写出比例

  如果把放大后照片的宽设为X厘米,那么,你能写出哪些比例?引导学生写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式。

  师介绍:"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找到依据,变形解答

  讨论:怎样解比例?根据是什么?

  思考:"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变成什么形式?"

  教师板书:6x=13.5×4。 "这变成了什么?"(方程。)

  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

  (4)、板书过程,总结思路

  师生把解比例的过程完整地写出来。指名板书。

  师问:第一步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师生总结解比例的过程。

  提问: "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再怎么做?"(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再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5)、练习提高,再说思路

  做"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解题思路。

  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学生写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式

  学生小组交流,大组汇报

  学生交流总结思路:在解比例的过程中第一步是关键,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下面和以前学习的解方程的方法一样。

  学生独立练习,小组说明思路。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2、做练习十第6、7题。

  3、做练习十第8题

   学生先说说按比例"缩小或放大"的含义。再列出相应的比例式并求解。

  学生独立审题并解题。讲评时重点指导学生解决第(2)问。

  四、比较提高。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把你掌握的解比例的方法在小组里介绍一下,并在大组交流。

  五、作业练习九第5、6题。 ☆教学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