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教学原创《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案教学设计(部编)
免费下载教学原创《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第2页

③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④文教: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

⑤生活: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4)改革的作用或影响:

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5)改革的局限性:

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6)改革后的扩张:

1700年-1721年,俄国打败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这个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二、废除农奴制

1、俄国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场越来越多,交通运输与对外贸易也比以前发达。但是,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经济发展。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沙皇政府开始酝酿新的改革方案。亚历山大二世曾告诫贵族:"与其等待自下而上改革农奴制,不如自上而下改革它。"

2.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是在何时由谁颁布的?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

3.农奴制改革包括哪些内容?

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4.这场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也被称为1861年改革,它有什么积极影响?

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5.1861年改革有哪些不足或局限性?

 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6.通过内容的学习,你认为这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挽救统治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统治。

【展示交流】 小组展示,各组互评,教师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