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二阿房宫赋 学案(2)
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二阿房宫赋 学案(2)第2页

答案:C

5.下列各句中,句式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B.灭六国者六国也

C.戍卒叫,函谷举

D.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解析:C项是被动句,其他是判断句。

答案:C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0(  )

A.秦爱纷奢

爱:喜爱。

B.函谷举

举:被攻占。

C.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递:传递,顺着次序传下。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鉴赏。

解析:D项,鉴: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借鉴。

答案:D

7.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解析:①代词/助词;②表转折/表顺接。

答案:B

8.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