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二阿房宫赋 学案(2)
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二阿房宫赋 学案(2)第4页

B.读书著文/自七岁至今/凡二十二年/其行己不敢/有愧于道/其闲居思念前古/当今之故/亦仅志其一二大者焉/

C.读书著文/自七岁至今/凡二十二年/其行己不敢有愧于道/其闲居思念前古当今之故/亦仅志其一二大者焉/

D.读书著文自七岁/至今凡二十二年/其行己不敢有愧于道/其闲居思念前/古当今之故/亦仅志其一二大者焉/

解析:注意借助"凡""其""亦"等虚词及句意断句。原文为:读书著文,自七岁至今,凡二十二年,其行己不敢有愧于道,其闲居思念前古当今之故,亦仅志其一二大者焉。

答案:C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前三句交代了时间、地点、经历、原委以及此时此刻的心境,作者是带着怀才不遇的心情离开长安的。

B.在文中,作者揭露了一种社会现实:封建统治者搜罗名花异鸟供自己享乐,谗佞的官僚到处掠夺此种珍奇异物进献给朝廷,以求得国君的宠幸。

C.作者离开长安是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选择,他在京城里连吃饭都成问题,借此表明了他的坎坷遭遇和愤激之情。

D."庶无羡于斯类"这句话表明作者并不是真的要和鸟相比,不像鸟那样"蒙恩而入幸",被人当作玩物。

解析:C项,"吾将既行而后思",表明作者是踏上归路之后才思考为什么离开长安这个问题的。

答案:C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行有笼白乌、白瞿鸟鹆而西者,号于道曰:"某土之守某官,使使者进于天子!"

(2)盖上天之生余,亦有期于下地;盍求配于古人,独怊怅于无位!

参考答案:(1)看见路上的行人之中有用笼子装着白乌鸦、白瞿鸟鹆(八哥)向西去长安的人,在路上喊着说:"某地方的某某长官,派遣使者进献它们给皇帝赏玩!"

  (2)上天既然生下了我,当然也就希望我在人间做出一番事业来;为什么不同古代贤人比一比本领,却独独怅恨自己不曾取得官位!

三、语言运用

14.在下列文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句式整齐,文意贯通。

依据历史记载,杜牧借古讽今,吟成《阿房宫赋》;面对赤壁古战场,苏轼感慨万千,唱出大江东去;            ;            。

解析:这是一道仿写题,首先,要求分析仿句结构,上下句关系;其次,需要使整段的表意保持和谐一致,也就是文题要求的文意贯通。

答案示例:面对无垠的大漠,王维有感而发,诵出长河落日 看到强敌入侵,辛弃疾叹古悲今,写成《稼轩词》

15.下面是某机构对目前高中教材内容与现实联系程度的调查表,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