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原创《4.3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原创《4.3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教案第2页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启动课堂

  一、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

  问:要测这铁块的密度,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器材测量?记录哪些量?怎样求出铁块的密度?

  二、再出示一块任意形状的石块和装在小碗的盐水

  问: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的密度和小碗里的盐水?用刻度尺不行,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实验探究

  探究一: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交流与提示: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探究二:怎样用量筒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且无法浸入量筒之内的固体的体积。

  交流与提示:可采用"溢杯法"测量其体积。所谓"溢杯法"即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但现有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块溢出的水量,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石块的体积。

  探究三: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交流与提示:(1)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烹块的体积。

(2)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