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第5页

  爱迪生转头一看,只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已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爱迪生说:"时间,时间,怎么浪费那么多的时间呢?"他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将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爱迪生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助手的脸红了。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教师总结:通过这两个小故事我们不难看出他成功的秘诀。那就是:有一颗好奇的心、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和果敢的精神。

  爱迪生说:"天才,不过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这句话说明特别有创造能力、有成就的人,除要具备一定的聪明才智外,更主要的是勤奋和努力。人的智力都差不多,事业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进取心、意志力及努力的程度,即所谓的天才出于勤奋。爱迪生之所以成功,就是由于他有进取心及不屈不挠的意志,我们要学习爱迪生这种热爱科学、执着追求、不屈不挠、勤奋进取的精神,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教师过渡: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不仅在电力、电器和电讯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而且在交通运输业上也开创了新纪元,涌现出了许多重大的发明。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教师提问:

  (1)什么是内燃机?它是在哪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

  (2)它是何时、由谁研制的?以什么作为燃料?

  (3)同蒸汽机相比,内燃机有何特点?

  (4)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有何重大作用?

  要求学生阅读本目教材内容后,讨论作答。

  教师总结:

  (1)内燃机是以燃油(或燃气)在汽缸内燃烧而产生动力的机器。发明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2)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