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3 专题4第一单元 分子构型与物质的性质(第2课时) 教案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3 专题4第一单元 分子构型与物质的性质(第2课时) 教案第3页

  不知道分子的空间构型能否判断分子的极性。

  3、ABm型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讲解)A是中心原子,B是配位原子。

  当中心原子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分子。

  H2O分子极性的判断。

  |-2 |=2; 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 H2O分子为极性分子。

  练习2:PCl5分子极性的判断。

  |+5 |=5;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PCl5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过渡)分子有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共价键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共价健的极性与分子极性的有什么关系?

  二、共价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的关系。

  

  三、研究分子极性的实际意义。

  相似相溶规则

  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

  例如:碘(非极性分子)易溶于四氯化碳(非极性分子),但是在水(极性分子)中溶解度很小。

  

  四、分子的极性总结。

  1、分子的极性的判断方法:

  (1)知道分子的空间结构:根据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是否重合进行判断。

正、负电荷重心重合的是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的是极性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