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第七课 课时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课改地区专用讲义
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第七课 课时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课改地区专用讲义第3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目前,我国共有156个自治地方,具体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1个自治县(包括3个自治旗),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4%左右。此外,我国还有1 272个民族自治乡,民族乡是我国特有的、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内部事务、依法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一种基层政权形式,它是解决我国散杂居少数民族问题的一种较好的政权形式。

[问题探究]

(1)我国存在民族自治地方,表明我国实行什么自治制度?

(2)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目的是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主地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

[名师点拨]

1.正确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内容 注意点 自治地方 ①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不包括民族乡

②自治地方一方面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另一方面又是国家统一领导下享有自治权的地方 自治机关 ①自治机关包括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括民族自治地方的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②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 自治权 ①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②自治权包括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