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案
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案第2页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读"是所有教学活动之首,是所有教学活动之魂,只有充分读文,才能了解、感悟课文内容,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是这样安排的。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力争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

2、同桌合作读,做到互检、互评、互改。

3、找学生分段朗读,从而检查学生阅读情况,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并用"△"号标出好词,用"~~~"标出好句,用"○"圈出生字。

4、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通过讨论、交流、汇报,让学生感知:这则寓言向我们讲述了知了向大雁学飞,由于不用心学飞,最后失败的事儿)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感悟寓言所提示的道理,我主要采用"问题引领法",用精心设计的问题启发、鼓励学生进行朗读、探究,并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交流,体会知了的心理变化过程。

1、知了为什么要学飞?谁能把体现知了学飞原因的相关段落读一读?

①找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②组织学生探究知了学飞的原因,引出"羡慕"一词,并结合语境帮助学生理解"羡慕"(因喜爱而希望得到)的词意。 ③相机鼓励学生用"羡慕"说一句话。

④"高兴"一词表明大雁有什么特点?(善良,乐于助人......)

⑤组织学生讨论:从知了拜师学艺中,我们能看出知了的什么特点?(它有美好的愿望)

2、知了是怎样学飞的?引导学生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①找学生朗读课文。

②谁能说说知了学飞时有什么特点?(不认真)

③谁能把文中表示知了不认真学飞的相关的语句读一读?(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请同学们用动作来演示一下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