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上科学《3.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教案教学设计
浙教版七上科学《3.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教案教学设计第3页

(点出地球的卫星拍摄图)这幅就是地球的卫星拍摄图,通过现在的高科技可以直接观察拍摄到地球的形貌。这是不是也是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啊?

生:是。

师:【板书:2.卫星拍摄图】值得一提的是宇宙第一人--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他是第一个登上外太空观察到地球全貌的人。我们看一下这幅图,黄色的部分是陆是什么?来,一起回答。

生:陆地。

师:蓝色的部分呢?生:海洋。白色的?生:白云。那我们现在能指着地球说这事陆地这是海洋,那在科技落后的古代,他们只能用肉眼观察,我们现在所站的大地看起来是不是一个平展的地面,古人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对地球的形状产生了许多想象。首先我们领略一下我们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幻灯片--盖天说)

生:准备学习。

师: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意思是说天空像一个半球体的锅,地像一张方方正正的棋盘。后来这种盖天说还得到了改进,认为天象一个盖在地上的斗笠,地是一个倒盖着的盘子。

  接下来我们看看印度人民是怎么想的,他们认为大地是一个圆盾,由三只大象驮着,而这三只象又站在一只大龟的背上。古巴比伦人的想象力也很丰富,他们认为大地是一个龟背般隆起的空心山,四面环海,有一个浑圆的巨大天罩盖在上面。

  后来还有一种地圆说,我们刚才说到的麦哲伦就是地圆说的信奉者,顾名思义,地圆说就是认为地球是圆的学说。那以前的人是看到了什么现象才提出了这种学说呢?(给学生思考几秒钟)那老师这边找到了一个例子,我们来看看。

  (指着幻灯片上的两张图进行讲解)这是在海上航行的船只,这一张是比较近的,这张是已经远去的。人们发现船只在远去的时候船身先慢慢消失,然后桅杆再渐渐消失,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现在不在海边观察不到这个现象,那我们来进行一个实验模拟一下。

  我们把这支笔当成船,笔尖是船身,笔尾是桅杆。把篮球想象成地球。请一位同学上来帮老师拖住地球。现在把这支笔放到篮球的顶点,也就是说船只现在在地球的顶端,船慢慢前行(将笔向后移),同学们的视野中这支笔的长度有没有变化?

生:有,变短了。

师:是笔尖先消失还是笔尾先消失?也就是船身先消失还是桅杆先消失?

生:船身。

师:非常好。(请托篮球的同学下去)是不是和刚才图片中的现象一样啊?可是我们现在是把地球当成圆的来实验的,如果地球是方的会不会也出现刚才的状况?

  我们现在假设这本书是地球,再请一位同学上来托住书。我们让船只移动,笔的长度有没有变化啊?

生:没有。

师:所以地球是方的这个结论不成立。看一下我们的结论。(幻灯片上填写结论)所以这也是个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板书:3.海上远去的船只船身先消失】

  再看一下老师制作的动画。【基本重复刚才实验中的话】

  那有没有细心的同学观察到生活中的别的现象能证明地球是圆的呢?

生:有或没有。

师:那老师这边有一个现象,和大家分享一下。亚里斯多德在观测月食时发现地球投在月亮上的影子是弧形的。由此推断地球是个球体。【板书:4.月食】还有一些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查一查。

  学习这么久,有没有感觉有点累啊,老师这里插播一个小广告。不过大家一定要仔细听取、记录里面的一些数字,老师等会要考考你们。【放视频时,板书:二、地球的大小】

  (放某奶茶广告)刚才广告里说他们的奶茶一年卖出多少杯啊?

生:10亿多杯。

师:说是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

生:3圈。

师:很好,大家都注意听了,老师一时嘴馋买了一杯,请一位同学来量量看这杯子有多高。

生:量出12cm左右。

师:那我们就当成12cm,老师的问题来了,10亿个12cm的杯子连起来能绕地球3圈,那地球一圈有多长?马上算一下,等会请同学回答。

生:约4万千米。

师:很好,是不是都算出来是4万千米啊?(出地球的大小的幻灯片)这是地球的赤道,上面是北极,下面是南极。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跟我们刚才算出来的是不是差不多啊?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说明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球体。【板书: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算一下赤道半径比极半径多了多少。

生:21千米。

师:我们操场是250米,21千米要跑上84圈,听起来是不是很长的一段距离。但换算成比例,约等于0.0033,只差0.33%,在照片和地球仪上,肉眼根本看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