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新大一轮通用版教师用书:专题三 (二)考点一 分析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高考语文新大一轮通用版教师用书:专题三 (二)考点一 分析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第5页

事理线索 偏重于内在逻辑性,多见于即事明理的议论散文。常常是作者从事物感受中提炼出来的一种观点,其他材料据此展开。 二、寻找散文线索的方法

寻找线索在整个散文结构把握中十分重要。

1.体裁猜"线"。在确定散文体裁类型后可以大致推知该文线索。写景散文多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状物散文多以该物或对该物的理解、情感为线索,写人散文多以与人物交往为线索,叙事散文多以时间顺序为线索,议论抒情散文多以情、理(认识)为线索。

2.标题判"线"。有的标题即线索,如以景、物命名。

3.时空缀"线"。文中有一些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阅读时只要把这些词语连接起来看,就能把握文章的线索。

4.以物求"线"。不少托物、叙事类散文,常用一个具体事物或象征事物贯串全文,作为行文线索以突出主旨,这个事物常作为标题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5.反复出"线"。可以通过反复出现的具有丰富内涵的事物或抒情议论的语句去熟悉、把握线索。

6.以情导"线"。前几种方法,都因有较明显的外部标志而较易于把握,而感情线索经常隐伏于内容之中。阅读时要细心分析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感情发展变化的轨迹,以此导出文章的线索。

三、分析散文中线索的作用

1.结构方面的作用

(1)组织材料,贯穿全文。

(2)使结构清晰,情节集中。

(3)使行文富于变化。

2.内容方面的作用

(1)表达某种情感或思想。

(2)揭示主题。

(3)呈现某种情景或状态。

另外,要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线索的不同作用,如物象线索有象征、呼应作用,情感线索有使情感浓厚、不断深化的作用等。

【即练即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