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部编本八年级上册历史)
免费下载《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部编本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页

  

  一、兵临城下突围败--长征原因

  教师:从1930年12月到1933年1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先后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地处江西南部、福建西部,根据地面积约五万平方千米,是当时最大的一块革命根据地。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一 

时间 国民党兵力 红军兵力 比例 第一次 (1930.11-1931.1) 10万多 4万多 约2.5∶1 第二次 (1931.3-1931.5) 20万 3万多 约7∶1 第三次 (1931.7-1931.9) 30万 3万多 约10∶1 第四次 (1933.2-1933.3) 30多万 7万多 约4∶1   材料二 前四次反"围剿"是根据毛泽东指定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灵活出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一提供的数据,并结合材料二,你认为中央红军能取得反"围剿"的胜利吗?请说明理由。

  学生:(讨论)前四次反"围剿"是根据毛泽东的避敌主力、击其虚弱、大步进退、寻机歼敌的作战的方法,采用游击战和运动战,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取得了胜利。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 "御敌于国门之外""不让敌人侵占寸土"。--博古、李德

  教师:(说明)"御敌于国门之外"是要求红军在根据地之外战胜敌人。

教师:博古、李德等人不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导致红军损失惨重。经过广昌一战,红军又伤亡五千六百多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北大门被打开了。之后,敌军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内部进攻,直指中华苏维埃政府首都瑞金。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硬拼硬打、不计成本的作战方法(冒险主义错误),结果一败涂地。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不得不退出中央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