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素材(人民版07版必修3)
历史: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素材(人民版07版必修3)第3页

  此时的神舟七号,正飞翔在中国的上空......

  3次任务:实现新突破

  3次载人航天飞行,都担负着突破关键技术、考核各大系统的任务,并先后完成了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

  神舟五号--

  飞行为杨利伟安排了两次睡觉时间,但他只睡了半个小时--他想用更多的时间,进行各种失重实验。

  "我把飞行手册、摄像机皮包、笔和电池板这些东西抛在空中,用手轻轻一推,它们就会飘动旋转,非常有趣。我还解开束缚带让自己飘在空中,一会儿倒立,一会儿旋转,尽可能做各种动作,体会身体的感受。"

  这一切,都被杨利伟记录下来并带回地面,成为此后训练和执行任务的宝贵经验。而从他进入太空的那一刻起,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神舟六号--

  飞行第一天,航天员首次进入轨道舱。第二天,他们又进行了穿舱实验。

  费俊龙拉着扶手和助力绳站起身来,用力把返回舱和轨道舱之间的舱门拉开,头先脚后地进入轨道舱;聂海胜则从轨道舱到返回舱来回穿梭。他们以鱼儿在水中轻轻游动般的姿势,顺利完成了3次穿舱试验。

  第一次进入轨道舱,第一次进行航天医学空间实验研究,第一次进行压力服穿脱试验......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的国家。

  神舟七号--

  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身着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的翟志刚飘出飞船,开始执行中国首次出舱活动任务。

  翟志刚抓住出舱扶手,缓缓地转了个身。他的头部贴着船体,身子在太空上下飘浮,好几次呈现出"倒立"姿态。

  接过刘伯明递上来的一面国旗,翟志刚在太空中挥动。在黑色天幕和蓝色地球组成的巨大背景下,五星红旗徐徐飘展。随后,翟志刚取下舱壁上的科学试验样品交回舱内。

  每一次移动之前,翟志刚都把身上的橙色安全系绳,交替固定在舱外扶手上。就在返回之前,连接着翟志刚与飞船的电脐带缠绕到了他的两腿之间,他不得不腾出一只手处理这个意外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