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辛弃疾词三首 鹧鸪天 教案
2017-2018学年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辛弃疾词三首 鹧鸪天 教案第2页

  【词作赏析】

  1、上下阙各自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上阕追忆年青时的英雄壮举;下阕感慨老年时闲散的处境。

  2、"燕兵夜娖银胡录,汉箭朝飞金仆姑"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说明当时的战争情况怎样?

  明确:"燕兵夜娖银胡录,汉箭朝飞金仆姑"用的是互文,意思是当初率领万众南下渡江之时,部队和金兵朝夕战斗,互相射杀,一路飞箭不停,说明了当时的战争既紧张又惨烈。

  3、"叹今吾"中的"叹"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叹"的内容有二,一是"春风不染白髭须",即年纪老大,一生的宏愿没有机会实现了。二是自己被闲置田园,无处施展抱负。

  4、上阕与下阕的语言风格有何不同?

  明确:上阕格调雄壮,下阕格调沉郁悲凉。

  5、从全词来看,《鹧鸪天》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明确:全词主要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上阙追忆少年旧事,豪壮而有英雄气;下阙写老而坐废的现实感慨,渐入沉郁顿挫,有壮士暮年之叹。今与昔对比,理想与现实对比,鲜明而强烈。这使得作品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使作者的感情抒发得更加深沉而感人。

  6、分析本词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课后练习二)。

  明确:本首词塑造了一个壮志未酬的爱国英雄形象。他年青时参加领导抗金义军,

  经过激烈战斗,率领队伍渡江南下,打算与朝廷配合作战,并且写了上万字的抗戎策略书。但由于统治者偏安一隅,软弱无能,使得他的报负不能实现,空怀壮志,报国无门,落下个"英雄种树"的结局。他的悲剧让人感慨,也让人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