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将进酒》教案1
2018-2019学年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将进酒》教案1第2页

家讨论该怎样读才能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的情感?

"与尔同销万古愁"与狂放转入深沉的悲哀,应悲怆深沉。

(二)通读全诗,描画出诗人情感的变化曲线图。

时光易逝→自信狂放→志向高洁→古来圣贤→同销万古愁

(悲壮)→(喜悦)→(决绝)→(狂放)→(悲怆)

(三)赏析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用长句开篇,有挟天风海雨而来之势,诗人是怎样营造这种气势的?

选择"黄河水"和"海"两个意象,用"天上来"和"奔流"两词修饰,运用夸张的手法,我们营造了一幅黄河之水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的雄浑壮阔的画面,有挟天风海雨而来之势。

2.结合第3和第4句来看,作者写黄河之水,目的何在?运用什么艺术手法?

表现时间像生命的流逝如同黄河之水一样,势不可挡地一去不复回,作者是借用此意象表达时如白驹过隙的感慨。运用了起兴的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3."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诗人选用了"明镜"这一意象来写人生苦短之意,你认为写得如何?

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朝"与"暮"、"青丝"与"雪"对比,极写人生易老之感慨,极写了人生苦短,很有冲击力。而且也蕴含着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但又才美不得用的渴望与失望。

4.赏析"悲"字的表现力。

运用拟人的手法,似乎"高堂明镜"看到诗人无为而老的样子,也不禁悲从中来,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深化了人生苦短、老大无成的深沉愁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1.诗人所说的"人生得意",你是如何理解的?

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这种"得意"并不是作者才能为国所用,自己建立不朽的功业,而是与处境类似的三两知已千里相聚。诗人之所以尽欢,并不是真正的"尽欢",而是无力改变不被任用现状的豪放之语,这也反映出李白狂放的性格。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李白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启示可以自由发挥,不拘一格,但要言之成理)

3.赏析诗人筵席描写。

一是体现丰盛,二是体现热烈,三是体现"酣畅快乐",运用夸张的手法,活脱脱地为我们塑造了一位狂放的李白。但"且"字还是带出来了悲愁,只是暂时忘却了不得志。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1.赏析短句的表达效果。

诗人那眼花耳热的醉态跃然纸上,恍然使人如闻其高声劝酒:"岑夫了,丹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