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原创《第2课:梅岭三章》教学设计教案(部编人教版语文)
免费下载原创《第2课:梅岭三章》教学设计教案(部编人教版语文)第2页

  1.自读一遍,找出不认识的生词。

  旌旗(jīnɡ) 悬(xuán) 当(dànɡ)纸钱

  应有涯(yīnɡ yá) 遍种(zhònɡ)

  2.听教师朗读一遍,纠正字音。

  3.学生朗读一遍,读准字音。

  4.跟教师朗读,读对节奏,初步读出抑扬顿挫之感。

  四、结合背景,理解小序

  1.朗读小序,对照注释进行翻译。

  2.翻译小序,注意重点字词。

  原文:1936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20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重点字词:(1)余:我 (2)伏:隐伏,藏匿 (3)虑:想到。(4)得:能够/写成,作成 (5)旋:不久

  3.学生齐读小序部分,边读边思考:这段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呢?

  明确:

  写作背景:1936年冬,敌人得知梅岭有游击队的重要负责人,就对此山实行残酷的围剿。陈毅同志在大庾遇险,立即返回梅山,正遇敌人搜山,就隐蔽在一个山坳里。敌人放火,巧逢大雨,山火被淋灭。天黑时,敌人佯装撤走,半夜时又折回搜山。陈毅同志带着伤病,就埋伏在陡坡上一块一尺宽、五尺长的丛莽间。敌人搜山持续了二十余日,直到"西安事变"发生,才慌忙撤走。

  可见"伤病伏丛莽间",讲处境艰难。"虑不得脱",讲情况危急,也是"得诗"的原因。"得诗"显示态度从容镇定,"留衣底"说明作诗目的在于留下遗言。

  4.由此可知,诗题后小序的作用是什么呢?

  交流:"小序"是全诗重要组成部分,(1)交代时间、地点 、事件的原因和结果;(2)交代了环境、背景,是"绝命诗";(3)表现了诗人从容、镇定、大义凛然的情怀。

  五、精读细研

  分析--在朗读中穿插下列问题:

  (1)解读第一章:

  ①指名朗读全诗。

②学生分小组讨论: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