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 四下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人教版(新) 四下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第2页

  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用什么方法?你是怎么想的?

  

  师:已知西宁至格尔木的铁路长和格尔木至拉萨的铁路长,求西宁至拉萨的铁路长,怎么计算?

  生:把西宁至格尔木这一段和格尔木至拉萨这一段合并起来,就是西宁至拉萨的铁路长。列式为:814+1142=1956(km)

  口语表达训练:你能说说什么是加法吗?

  生:像上面这样,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板书)

  师: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分别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板书)

  2.请同学们把上题改编一下,把其中的一个已知条件变成问题。

  学生改编后,教师集体讲解展示:(2)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 km,其中西宁到格尔木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3)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 km,其中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教师出示两小题后,让学生列式计算。

  (2)列式为:1956-814=1142(km)

  (3)列式为:1956-1142=814(km)

  3.口语表达训练: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一下,问题: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

  引导学生明确:第(1)题已知两段路的长,求全长,用加法计算。第(2)题已知全长和其中的一段,求另一段的长,用减法计算。第(3)题也是已知全长和其中的一段,求另一段长,用减法计算。

  启发学生:第(1)题是已知两个加数,求它们的和,用加法;第(2)、(3)题都是已知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

  口语表达训练: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你认为什么是减法?

  教师小结:减法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4.教师提问:减法与加法又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减法中已知条件和问题与加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正好相反的,在加法中是已知的,在减法就变成未知,而加法中是已知的在减法却变成未知的。因此说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 教学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5、 教学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法的角度: 减法的角度:

18 + 17 = 35 35 - 17 = 18

加数 + 加数 = 和 被减数 - 减数 = 差

35 - 17 = 18 18 + 17 = 35

和 - 加数=另一外加数 差 + 减数 = 被减数

35 - 18 = 17

被减数 - 差 = 减数

从上面的三个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