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1 专题4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学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1 专题4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学案第3页

  例2. NO分子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近年来,发现少量的NO在生物体内许多组织中存在,它有扩张血管、提高免疫力、增强记忆的功能,因而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NO亦被称为"明星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NO对环境的危害在于(  )

A.破坏臭氧层

B.高温下能使一些金属被氧化

C.造成酸雨

D.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

(2)在含Cu+的酶的活化中心中,亚硝酸根离子(NO)可转化为NO,写出Cu+和亚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在常温下,把NO气体压缩到1.01×107 Pa,在一个体积固定的容器里加热到50 ℃,发现气体的压力迅速下降,压力降至大约为原压力的2/3就不再改变,已知其中一种产物为N2O,写出上述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NO中N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NO具有还原性,能被臭氧氧化;NO排放到空气中能最终氧化成硝酸;同CO一样,NO也能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而死亡,但不属于对环境的危害。故答案为A、C。

(2)根据信息可得此反应中亚铜离子为还原剂,亚硝酸根离子为氧化剂,NO为还原产物,铜离子为氧化产物,再根据电子、电荷、原子守恒可得方程式:Cu++NO+2H+=== Cu2++NO↑+H2O。

(3)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可得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3NO===NO2+N2O。

  答案:

(1)AC(D项不是环境)

(2)Cu++NO+2H+=== Cu2++NO↑+H2O

(3)3NO===NO2+N2O

类型二:氨气及其铵盐。

例3.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用NH4Cl[或(NH4)2SO4]与Ca(OH)2固体混合加热的方法制氨气

B.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可以得到氨气

C.将制得的氨气通过浓硫酸可得到干燥的氨气

  D.实验完毕,立即停止加热,在导管口放一团浸有稀硫酸的棉花,吸收多余的氨气

  解析:制氨气的方法:铵盐和碱加热或是加热浓氨水,所以A、B对。氨气是碱性气体,和硫酸反应,所以D对,C错。

答案:C。

类型三:硝酸的性质。

例4. 在100 mL 混合溶液中,HNO3 和 H2SO4 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 0.4 mol/L,0.1 mol/L 向该混合液中加入 1.92 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 Cu2+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