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9课 走向战略反攻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9课 走向战略反攻第3页

 教师介绍,这注定是一着险棋。从西鲁南到大别山远隔千里,前有陇海路、黄泛区、沙河、涡河、汝河、淮河等天然障碍,后有蒋介石十几旅的部队穷追不舍,再加上正值酷暑、雨季,河水猛涨,道路泥泞,暑气蒸人,部队本来就疲惫不堪,也没来得及好好休整,现在又要马不停蹄地向南奔驰,真可谓困难重重。

教师补充材料:

狭路相逢勇者胜!

--刘伯承

我们好似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我们打出去挑的担子愈重,对全局愈有力。

--邓小平

解放军挺进中原图片

结合教材、图片介绍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情况,内容围绕突破黄河天险、鲁西南战役、千里跃进到达大别山、三军配合的情况。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千里跃进大别山所取得的伟大胜利,感悟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用兵如神的智慧,中国共产党及解放军不畏困难、乐观、坚毅的精神。

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到达了一个转折点。......现在,战争主要的已经不是在解放区内进行,而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内进行了,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

--毛泽东(1947年12月)

教师提问: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