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1 3.1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第二课时 教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1 3.1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第二课时  教案第2页

  复习导入:

  1、细胞学说的建立者及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2、简要叙述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探究二、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

  阅读显微镜相关内容,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阐述显微镜的发展过程。

  从17世纪列文虎克自制的显微镜(放大300倍),到现代普通光学显微镜(最大放大1 500倍),再到电子显微镜(可放大上百万倍)。

(2)哪几位科学家对显微镜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是列文虎克,于17世纪自制成功由2块镜片构成的"显微镜",能将微小物体放大300倍,为显微镜的早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是德国青年科学家卢斯卡,于20世纪30年代初,利用高电压下电子流波长很短的特点,制造出放大10 000倍的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

  讨论:

 (1)常见的电子显微镜包括哪些类型,各自有什么特点,适用于哪些观察实验?

 (2)光学显微镜的重要性能参数有哪些?光学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多少,是什么因素限制了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总结归纳:

(1)常见的电子显微镜有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与光学显微镜类似,需要将样品制成超薄切片,让电子穿透切片,经过电磁"透镜"放大成像,适合于观察细胞内部的超微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是利用高能电子束在细胞等样品的表面扫描,激发出各种物理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的接受、放大,最终形成反映样品表面形态特征的图像,主要用于观察细胞等样品的表面形态和结构。

  (2)光学显微镜的重要性能参数包括放大倍数和分辨率,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分辨率是指能把两个质点粪便清晰的最小距离,由于可见光的波长在380-760nm范围内,光学显微镜的最大分辨率为0.2μm,目前最精确的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只有1500倍。

教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