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教学设计第3页

不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

(4)吟诵:这就是石灰的一生,平平凡凡,轰轰烈烈,难怪于谦如此敬佩地赞颂道......(诵读全诗)

4、对比感受石灰和于谦的形象。(坚忍不拔)

(三)、学习《竹石》

1、今天我们要读的也是一位画家写的,他同时还是一位书法家、文学家。他就是清代的郑燮。关于郑燮,你了解多少?

2、初读《竹石》。

把古诗读正确,读出节奏感来。

3、借助诗题,解释古诗。这首诗到底是写竹还是写石啊?

  交流,在交流中展开学习。

  体会竹子虽然生活在艰险贫瘠的地方,但他依然坚强地生长着,让人佩服。

4、小结诗中的竹子形象。

5、朗读古诗,读出这竹子的形象来。

两首古诗都是借物喻人。

板书:

石灰吟 【明】于谦

若等闲 全不怕

坚忍不拔 宁死不屈

竹石 【清】郑燮

磨难 打击

坚强不屈 挺拔有力

第四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杜甫诗,指明生背。

(二)、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紧扣"快"字,揭题。

  (板书:"生平第一快诗")指名生说自己的理解。

2、与文本对话,质疑问难解诗意。

师:"安史之乱"经久不息,给国家和人民(包括诗人自己)造成了种种痛苦和灾难。平叛捷报一旦飞来,饱经战乱祸患,漂泊他乡的诗人会做怎样的描述呢?(自读诗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指名生读,齐读。

3、交流,预习过程中,你们能凭借文中注释理解诗意吗?哪些词语在理解上还有困难呢?

  师引导,注意古今异义。

  再读诗句,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对诗歌的理解。

4、诵读感悟,读懂诗人。

  谁愿意把这首诗完整地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全诗。让我们边读边听边展开想象,穿越时空隧道,来到诗人身边,再次感受诗人的狂喜,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